老外眼中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深京穗沪(转发贴)

楼主

风影 [离线]

5★★★★★

发帖数:386 积分2555
1楼


        2010年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排名:深京穗津沪居前五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月8日

  中国人才热线最近发布的2010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津沪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5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特区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各占16%;选择在天津和上海就业共计8%。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  
   
  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把目光投向深圳特区、北京、广州这三大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天津、上海等几个区域工业城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深圳市人事局副局长陈纪福也告诫毕业生,求职不能盲目。深圳特区作为排名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位居第五的全球金融中心(百度"伦敦金融城第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和“港深国际大都会”的核心城市,目前接收毕业生较多的专业仍然很集中,都是深圳市的重点产业。排在前9位的专业是:金融、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物流、通信工程、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  

  专家们指出,大学毕业生以大城市为目标单位的思路可能有些因循守旧的意味。其实一个大城市的光鲜繁华跟一个两手空空的毕业生有多少关系呢?在你失意的时候,那仅仅构成巨大的压力。  

  有观点指出,现代社会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对一个人比较重要的通常都是工作单位。所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是看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企业或单位给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些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不一定在现在这些大城市,有些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恐怕有相当多的不在这些大城市。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单位去工作、学习,跟它一道成长,其实是最重要的。那种以大城市为目标的就业思路,不如以发展前途为目标的就业思路来得既踏实、又积极。 


      
2006/3/4 15:41:09

台风 [离线]

6VIP

发帖数:419 积分2819
2楼
             支持上海拧港吴语
 
     最近上海的《※※晚报》说“上海话是乡下话”,“上海人是土著人”。我们认为不太妥。原因是———— 
     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珠三角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新浪网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2009年2月1日在广州表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特区、广州、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特区、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等9个城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杜鹰1日就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向珠三角地区有关干部作专题报告时表示,珠三角的生产总值如按单一经济体计算,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韩国和印度。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其规模超过了伦敦都市圈,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 
     2、香港特别行政区(全球金融中心)、深圳经济特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仅次于伦敦、纽约、HONGKONG、新加坡,位居第五位的全球金融中心,百度“伦敦金融城第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查证)、澳门特别行政区(全球娱乐中心)、广州(全球和中国的贸易中心)、东莞(中国电子业中心)、佛山(中国家电中心)、珠海(中国航空业中心,中国通用飞机公司总部和产业基地总部)。。。。。。 
     3、这些很nb的超级大都市都说他们的方言粤语,说明说方言和经济发展没太大的关系!《※※晚报》说阿拉上海话是乡下话更是没道理! 
     4、为什么港深穗澳能说粤语;北京人能说京片子;阿拉上海人说上海话就被说成是乡下人,是土著人?
---------------------------------------------------------------------
     再次重申:阿拉上海拧是城市拧,不是乡下拧! 
     谢谢大家的支持! 


      
2006/3/4 19:56:32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