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育习俗
浏览量:624 回帖数:9
1楼
当洗大的泥娃娃被家长带回家后,作母亲的要将其供在炕琴(一种摆在炕上的家具)上,侍奉如同亲子,一日三餐都要供上食物、碗筷,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其添置新衣服。自己亲生的真孩子排行第二,长兄的地位留给泥娃娃,民间俗称“娃娃大哥”或“娃娃哥”。每一年,做家长的都要花钱到“洗娃娃铺”去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泥像。随着其真弟、妹的成长,娃娃大哥的泥像也由幼年变为青年,由青年又变为老年,不断变化形象,穿上长袍马褂,坐太师椅,有了花白胡须等。若其真弟、妹有了子女,它也就成了“娃娃大爷”(音ye大伯)、“娃娃大舅”。等有了第三代,泥娃娃便成了“娃娃爷爷”、“娃娃舅爷”。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像侍奉真人一样对待娃娃人哥,并对其格外尊重。若拴娃娃的老太太不在了.则由她的子孙继续供奉着娃娃爷爷,因为所有家里的孩子都是它带来的。
由于“拴娃娃”习俗的产生,市面上的“洗娃娃铺”的泥塑行业应运而生,且生意十分火爆。如今,在天后宫求子的观念仍然在一部分市民中存留,因而仍有祈子的善男信女前往天后宫烧香、许愿、拴娃娃。但由于生育后,不再将小泥娃娃重新塑大供奉家中,所以洗娃娃的行业也就消失了。
吃碰头蛋 碰头蛋有两种:一种是红碰头蛋,即染红皮鸡蛋,这是产妇的家人为了感谢亲朋好友和图吉利而准备的。先将鸡蛋煮熟,再放入有红染料的水中染色,捞出晾干。另一种为白碰头蛋,是不染色的熟鸡蛋。所谓碰头,是指两个鸡蛋在盆中相碰而得名,但必须在“洗三”这天由老娘(轻音niang天津旧时收生婆之谓)在洗儿盆中捞出。老娘为婴儿洗澡时,口念吉语,一边洗,一边把红皮和白皮鸡蛋往盆里边放边搅动,一般八对、十对地成对放。当两个红、白鸡蛋的大头在水盆里一碰,就要立刻抓出来,谓之“碰头蛋”。一般尚未怀孕的年轻媳妇都希望能吃上碰头蛋,特别是做婆婆的,要托人到处寻红碰头蛋给自家儿媳妇吃。有时,一打听到谁家生子“洗三”,还会亲自登门求取,拿回家后,叫儿媳妇脸朝屋里,坐在卧室的门槛上吃下,俗称“倒坐门槛”,认为这样容易怀孕且易生儿子。如今,此种旧俗因洗三仪式的取消而绝迹。
喝糖尿,是指杂货行货栈糖垛由于夏日高温融化流出的深褐色粘稠糊状物,一汤匙可冲一大碗开水,多在春后秋前这段时间服用。糖尿一般都是向杂货行讨求,分义不收,凡有人求都给,即使自家货栈没有,也会尽力帮人从其他货栈弄到。人们认为糖尿有调经补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妇女的营养状况,提高胎儿成活率。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喝糖尿这种习俗己绝迹。
有喜即指妇女怀孕。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乃家族和亲族中的一大盛事,所以将妇女怀孕冠以“有喜”,成为具有隐喻性的词汇。关于怀孕之事,一般家庭中的成年男子都忌讳谈论,妇女们在一起时习惯将其称为“有喜了”、“有了”、或“有身子了”。家中的老年妇女常以经验来判断是否怀孕,一般以妊娠反映为标志,俗称“害口”。
怀孕期间,人们还经常根据孕妇的某些行为来推测胎儿的性别和贵贱。从饮食上说,酸儿辣女,是民间普遍流行的预测胎儿 男女的俗信;从行动上说,儿勤女懒也是预兆。孕妇过门坎时,若常先迈左腿则生男,反之则生女,这就是俗说的“男左女右”;从孕妇的面色预测胎儿男女。面容越发姣美,宛若施粉涂脂者怀女的可能性大。若面色发锈,常倦容则多为生男,有“女儿打扮娘”之说;从孕妇腹部形状来推测生男生女。一般肚形集中在前身、肚子呈尖形者多为生男。肚形较圆且从后身能明显看出怀孕的人多生女孩;此外,还有看孕妇肚脐及乳头颜色来判断胎儿男女等诸多方法。对于上述种种方法,至今仍有人相信或疑信参半,人们往往还根据这些征兆来为孕妇做产前准备。
催生 为了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未来的奶奶和姥姥都要忙着为婴儿置备衣服、鞋帽、被褥及尿布等物品。
由于“拴娃娃”习俗的产生,市面上的“洗娃娃铺”的泥塑行业应运而生,且生意十分火爆。如今,在天后宫求子的观念仍然在一部分市民中存留,因而仍有祈子的善男信女前往天后宫烧香、许愿、拴娃娃。但由于生育后,不再将小泥娃娃重新塑大供奉家中,所以洗娃娃的行业也就消失了。
吃碰头蛋 碰头蛋有两种:一种是红碰头蛋,即染红皮鸡蛋,这是产妇的家人为了感谢亲朋好友和图吉利而准备的。先将鸡蛋煮熟,再放入有红染料的水中染色,捞出晾干。另一种为白碰头蛋,是不染色的熟鸡蛋。所谓碰头,是指两个鸡蛋在盆中相碰而得名,但必须在“洗三”这天由老娘(轻音niang天津旧时收生婆之谓)在洗儿盆中捞出。老娘为婴儿洗澡时,口念吉语,一边洗,一边把红皮和白皮鸡蛋往盆里边放边搅动,一般八对、十对地成对放。当两个红、白鸡蛋的大头在水盆里一碰,就要立刻抓出来,谓之“碰头蛋”。一般尚未怀孕的年轻媳妇都希望能吃上碰头蛋,特别是做婆婆的,要托人到处寻红碰头蛋给自家儿媳妇吃。有时,一打听到谁家生子“洗三”,还会亲自登门求取,拿回家后,叫儿媳妇脸朝屋里,坐在卧室的门槛上吃下,俗称“倒坐门槛”,认为这样容易怀孕且易生儿子。如今,此种旧俗因洗三仪式的取消而绝迹。
喝糖尿,是指杂货行货栈糖垛由于夏日高温融化流出的深褐色粘稠糊状物,一汤匙可冲一大碗开水,多在春后秋前这段时间服用。糖尿一般都是向杂货行讨求,分义不收,凡有人求都给,即使自家货栈没有,也会尽力帮人从其他货栈弄到。人们认为糖尿有调经补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妇女的营养状况,提高胎儿成活率。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喝糖尿这种习俗己绝迹。
有喜即指妇女怀孕。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乃家族和亲族中的一大盛事,所以将妇女怀孕冠以“有喜”,成为具有隐喻性的词汇。关于怀孕之事,一般家庭中的成年男子都忌讳谈论,妇女们在一起时习惯将其称为“有喜了”、“有了”、或“有身子了”。家中的老年妇女常以经验来判断是否怀孕,一般以妊娠反映为标志,俗称“害口”。
怀孕期间,人们还经常根据孕妇的某些行为来推测胎儿的性别和贵贱。从饮食上说,酸儿辣女,是民间普遍流行的预测胎儿 男女的俗信;从行动上说,儿勤女懒也是预兆。孕妇过门坎时,若常先迈左腿则生男,反之则生女,这就是俗说的“男左女右”;从孕妇的面色预测胎儿男女。面容越发姣美,宛若施粉涂脂者怀女的可能性大。若面色发锈,常倦容则多为生男,有“女儿打扮娘”之说;从孕妇腹部形状来推测生男生女。一般肚形集中在前身、肚子呈尖形者多为生男。肚形较圆且从后身能明显看出怀孕的人多生女孩;此外,还有看孕妇肚脐及乳头颜色来判断胎儿男女等诸多方法。对于上述种种方法,至今仍有人相信或疑信参半,人们往往还根据这些征兆来为孕妇做产前准备。
催生 为了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未来的奶奶和姥姥都要忙着为婴儿置备衣服、鞋帽、被褥及尿布等物品。
2006/6/25 3:34:25
2楼
接生旧时,接生方法为蹲式。由老娘负责接生。一般还需要孕妇家提供一个助手,多由身体强壮的中年妇女承担,主要负责抱住产妇的腰,俗称“抱腰的”,她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因此须要付给较多的酬金,有时往往与老娘的所得相差无几。最理想的抱腰人是家里体力较强的女佣,这样当产妇生产后,她便随即成为“服侍月子”的专用人。同时,她还要懂得“月子”的礼俗和禁忌。产妇生产时,要在炕上半蹲着,由抱腰人抱住腰,身下铺上草纸,纸上置放其娘家陪送的子孙桶(即喜桶),婴儿安全落生后,若是生闷子(即无声无息),则要拍打其后背或从鼻孔吹气,直至发出哭声为止。倘若婴儿先出双脚,谓之“立生”,一般视为不祥,多请神烧香祷告。产妇生产时,绝不允许男人、儿童、寡妇、生人及未出嫁的姑娘在场。
产妇顺利分娩以后,一般是用消过毒的剪刀铰断脐带。脐带不是连根铰断,要留下一小截,盘结好,再用棉花和软布包好。忌沾水,防止溃烂和“脐带风”。数日后脐带干枯,自然脱落,即成凹陷的“肚脐眼儿”。剪刀和扎脐带的棉线、软布等要用火烧或酒精消毒。收拾干净后,特别要处理好胎盘,务必全部脱落。胎盘可入药,即紫河车,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郊区僻远处深埋,不能让人践踏或被狗吃掉,那样会被认为孩子将不长命。
一切处理完毕,就要为婴儿洗浴、擦拭身上的血污。洗浴也有许多讲究,顺序是先洗双眼,次洗鼻子、嘴,谓之“开天门、点龙鼻、开龙口”。然后再从头部、胸部、手足顺序洗净。擦干后用红平纹布夹被将婴儿裹紧包好。雇车子将老娘送回,这一日不必给老娘收生费,一切都等洗三那天再说。此外,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此人是家中几经商议才选定的具有一定威望与才能,深受敬重之人,或是有教养的直系亲长,人们以此祝愿孩子长大后会像采生者一样有出息。
忙厨 产妇临盆之际,家人也跟着忙活起来,厨房忙着煮小米粥和鸡蛋,以备产妇生育后食用。同时,还要煎一剂民间验方“生化汤”,这是家人事先从药铺抓来的配好的中草药,主要起稳心、安神、止血和去恶露的作用。此外,如“子孙娘娘”的神码儿就供在产房内,这时还可以稍稍开一下门出来一人,向家人通报生了男孩或女孩以及大人孩子平安与否等情况。当产房有人出来送信儿,煎好的生化汤随即送进去。稍后,俟产妇精神安稳后,再将小米粥、鸡蛋、红糖、芝麻盐等食物一并送进。产后二三日,除吃小米粥、鸡蛋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或“七星肘”熬的汤(汉族食用),目的是为了催奶。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亲朋好友以及邻舍则根据亲疏远近各送礼物。
起乳名 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婆婆往往见景生情,脱口而出。如婴儿健壮,则叫“老虎”、“大牛”,或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则表示孩子有福且能给家庭带来福气;若孩子体格较弱,恐不易养活,则取“狗子”、“王八”、“铁蛋”等贱名;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以寓再生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开口 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给他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男婴,要请哺育女孩的妇女来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
洗三 旧时,十分讲究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三”仪式。即在第三天时由接生的老娘为新生儿洗澡,以“洗”音寓“喜”意。这种庆贺仪式,主要还是为婴儿祈福,兼有酬谢老娘接生的意思。
产妇顺利分娩以后,一般是用消过毒的剪刀铰断脐带。脐带不是连根铰断,要留下一小截,盘结好,再用棉花和软布包好。忌沾水,防止溃烂和“脐带风”。数日后脐带干枯,自然脱落,即成凹陷的“肚脐眼儿”。剪刀和扎脐带的棉线、软布等要用火烧或酒精消毒。收拾干净后,特别要处理好胎盘,务必全部脱落。胎盘可入药,即紫河车,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郊区僻远处深埋,不能让人践踏或被狗吃掉,那样会被认为孩子将不长命。
一切处理完毕,就要为婴儿洗浴、擦拭身上的血污。洗浴也有许多讲究,顺序是先洗双眼,次洗鼻子、嘴,谓之“开天门、点龙鼻、开龙口”。然后再从头部、胸部、手足顺序洗净。擦干后用红平纹布夹被将婴儿裹紧包好。雇车子将老娘送回,这一日不必给老娘收生费,一切都等洗三那天再说。此外,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此人是家中几经商议才选定的具有一定威望与才能,深受敬重之人,或是有教养的直系亲长,人们以此祝愿孩子长大后会像采生者一样有出息。
忙厨 产妇临盆之际,家人也跟着忙活起来,厨房忙着煮小米粥和鸡蛋,以备产妇生育后食用。同时,还要煎一剂民间验方“生化汤”,这是家人事先从药铺抓来的配好的中草药,主要起稳心、安神、止血和去恶露的作用。此外,如“子孙娘娘”的神码儿就供在产房内,这时还可以稍稍开一下门出来一人,向家人通报生了男孩或女孩以及大人孩子平安与否等情况。当产房有人出来送信儿,煎好的生化汤随即送进去。稍后,俟产妇精神安稳后,再将小米粥、鸡蛋、红糖、芝麻盐等食物一并送进。产后二三日,除吃小米粥、鸡蛋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或“七星肘”熬的汤(汉族食用),目的是为了催奶。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亲朋好友以及邻舍则根据亲疏远近各送礼物。
起乳名 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婆婆往往见景生情,脱口而出。如婴儿健壮,则叫“老虎”、“大牛”,或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则表示孩子有福且能给家庭带来福气;若孩子体格较弱,恐不易养活,则取“狗子”、“王八”、“铁蛋”等贱名;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以寓再生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开口 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给他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男婴,要请哺育女孩的妇女来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
洗三 旧时,十分讲究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三”仪式。即在第三天时由接生的老娘为新生儿洗澡,以“洗”音寓“喜”意。这种庆贺仪式,主要还是为婴儿祈福,兼有酬谢老娘接生的意思。
2006/6/25 7: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