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制智能剖析 “中国制造2025”
浏览量:707 回帖数:0
1楼
在2016年3月15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主要成就,同时,规划未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部署未来重点工作任务。那么,在2017年以及之后在时间里,“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如何推进呢?且听华制智能一一为您剖析。
一、制造业+互联网
工作报告: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
华制智能剖析:制造业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目前,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份额。但是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水平,提高其市场占有份额为在所难免。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正为传统装备制造以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产业变革。“制造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互联网+”战略的深度融合,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化。事实上,“互联网+”通过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在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强有力工具。
二、工匠精神
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型、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华制智能剖析:“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与国外众多的制造百年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和传统产业缺少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来务实品牌和品质的基础,中国想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大产品质量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一脉相承。华智智能的专业团体一致认为中国现在的智能制造的外延已经和两化深度融合里面的外延基本重合。也就是产品、装备、工艺、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服务、产业链、生态链,一块来讲,最主要的是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促进现代化在制造业产业的体系。华制智能一直跟随总思想,在正确在道路上,为“中国制造2025”而努力着。
三、分享经济
工作报告: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华制智能剖析:所谓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通过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功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在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发型产业生态体系。通过高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供需双方的有效链接,提升企业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
在2016年3月15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主要成就,同时,规划未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部署未来重点工作任务。那么,在2017年以及之后在时间里,“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如何推进呢?且听华制智能一一为您剖析。
一、制造业+互联网
工作报告: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
华制智能剖析:制造业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目前,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份额。但是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水平,提高其市场占有份额为在所难免。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正为传统装备制造以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产业变革。“制造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互联网+”战略的深度融合,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化。事实上,“互联网+”通过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在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强有力工具。
二、工匠精神
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型、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华制智能剖析:“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与国外众多的制造百年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和传统产业缺少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来务实品牌和品质的基础,中国想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大产品质量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一脉相承。华智智能的专业团体一致认为中国现在的智能制造的外延已经和两化深度融合里面的外延基本重合。也就是产品、装备、工艺、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服务、产业链、生态链,一块来讲,最主要的是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促进现代化在制造业产业的体系。华制智能一直跟随总思想,在正确在道路上,为“中国制造2025”而努力着。
三、分享经济
工作报告: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华制智能剖析:所谓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通过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功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在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发型产业生态体系。通过高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供需双方的有效链接,提升企业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
2017/4/21 15:08:26